My Life as a Quant 读后感
2018-12-09
这学期在上503的时候老师介绍了金融的一些概念,并且提到了Black Scholes Model,便想起这本一年多之前在Audible上听过的书,便断断续续地重温了一遍。
本书作者Emanuel Derman,哥伦比亚大学教授,MFE项目的主任。在此之前曾在AT&T贝尔实验室、高盛、所罗门兄弟等处任职,曾担任各类项目组的负责人,提出过著名的Black–Derman–Toy interest-rate model1,撰写过量化金融数学广受欢迎的教材2,有着金光闪闪的履历。但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是非常实在的人,没有架子,以至于愿意把一般的“成功人士”不会愿意提及的低谷、宭事以及一些微妙的职场技巧都详细地展现给读者。另外想起在哥大的学姐提过,他上课上得很好。
书大概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哥大读物理博士,第二部分博士毕业后辗转各处担任博士后以及短暂的教职经历,最后是走出物理圈子,投身金融界的故事。
作者用"The dog’s days"作为在哥大读博经历的标题,可见一斑。作者从南非的大学本科毕业,怀着一颗在物理领域做出大贡献的抱负来到哥大,却没想到由于本科教育的不足,竟然需要花费好几年(好像是3年)补基础课程,而在好容易完成了课程要求后,又花了不少力气寻觅合适的指导老师。作者在书中提及,某一位物理学家曾说过,做物理的人就是在做出突破的喜悦和多数时候的沮丧间来回摇摆的,想必作者经历了不少痛苦。于是读博期间对自己的期望不断下降,一开始的目标似乎是爱因斯坦或是霍金,最后定位T.D.Lee. 其实这个目标还是很高的, T.D.Lee就是李政道先生了。与国内永远只宣扬这些科学家正面的事迹不同,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些李政道的非常日常的描述:李政道拿了诺贝尔奖后,一时众星捧月,而他也自视甚高,以至于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打断讲座提问如果没得到满意的答复就不让人讲下去的程度。甚至某次因为觉得报告人解释得不清楚,就一直纠缠在第一句话上,最终报告就停在了第一句。 作者表示一开始他认为李政道这么做是出于学术严谨,但是他慢慢地发现李政道其实是以此打击别人,彰显自己的地位和才华。作者还八卦了一下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关系:两个人参加同一个会议但互相当作没看到。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作者花费了7年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不容易。接着博后期间,作者做完上家愁下家。不过他似乎还是很享受这种研究自己想研究的东西的纯粹和自由的。然而,这并不是轻松的生活。作者提到在Rockfellar大学博后的时候,他的老板对他的进度不满意,以至于在他邮箱里塞其他地方的广告来暗示他走人。“我大概确实没有他那么有能力”,可以感觉到作者的无奈。
总体上作者在学术界工作的时候状态是比较低沉的, “孤独"是这两段经历里我时常听到的词语:一个人初到纽约感到孤独;跟老婆孩子分隔两地只身一人在欧洲博后感到孤独;后来去boulder做AP,而老婆搞生物的,在那个地方没什么工作机会,于是继续异地,继续孤独。最后作者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回了一趟纽约度假后就再也不想回boulder做教授了… 后来开始在金融界工作,作者的经历开始有了波澜。可以感到他对这种把数学模型、编程和可以处理实际(金融)问题相结合的工作是感兴趣的。“只是给很高的工资是不够的”,作者在描述高盛某段时间reorg后由不懂技术的salespeople主导管理时手下员工以及自己士气消沉的时期时写道,“我们做这些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赚很多钱,更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些事情值得做”。说得很好。作者介绍了不少金融领域的演变和发展,以及一些模型。相信懂行的人收获会更大。文中反复提到Black Scholes Model3,一个非常著名的期权定价模型。模型的一位提出者Fisher Black就是作者在高盛工作期间的上司,对他的一些详实的描述也非常有趣。比如作者拿着一套自己开发的软件给Fisher看,重点应该在于他的算法,但是Fisher首先就花了很多时间仔细评价他的GUI…不过作者也提到,有时候quant给trading desk提供的软件对他们最有用的部分不是本应是核心的算法,而是设计良好的使用界面…
总之此书以从业者的身份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对quant职场经历的描述,里面提到很多人和事,能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相关领域发展的历程。可能金融专业的同学读起来会更有意思,但不管怎样都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书里有一段非常精彩:
Everything is interesting when you examine it closely enough to be able to reconcile its quality and its quantity. Every field is fascinating when you have sufficient familiarity with its nuances and begin to try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its for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翻译成中文该怎么说呢?
每件事情都会是有趣的,如果你足够仔细地研究它,以至于能兼顾它的质量和数量。每一个领域都会是令人着迷的,如果你对它的细微之处足够了解,并且尝试着在它的形式和具体实现之间融会贯通。
在某处看到某老师说学/研究东西应该达到可以“玩味”的程度,这跟这段话有相似之处。
这大概是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了。